剔除上市前就是欧菲光股东的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创新资本),如今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8只公募基金和1只私募基金。
事实上,早在其上市之初,众多机构便积极认购。数据显示,欧菲光网下只发行480万股,但有效申购数量高达32730万股,认购倍数高达68.19倍。但有多达95个机构获配,平均每个机构仅获配5.05万股,获配机构中不乏华夏、南方等公募基金的排头兵。
欧菲光高达30元的发行价,也阻止不了资金的追逐,上市首日以49.20元收盘,并因成交额巨大而连续5日荣登“龙虎榜”。
与此同时,机构也开始在欧菲光这只股票中进进出出。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欧菲光上市的第一个报告期末,累计有11个机构持股其间,到了2010年末,持有欧菲光的机构增至19个。
即便是在欧菲光出现亏损的2011年,四个季度也不乏机构身影,分别有6个、10个、8个、17个。
而2012年的业绩爆发则吸引了更多的机构进入,前三季度分别有10个、38个、以及16个机构持有欧菲光。
然而,仅有易方达科讯股票基金、大成财富管理2020生命周期基金、银华成长先锋混合、工银瑞信精选平衡混合,四只基金曾先后持有欧菲光5个季度以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5只公募基金仅在一个季度中持有欧菲光,其快进快出的战略更似“打酱油”。
上述四只基金虽然多次持有欧菲光,但持有时间或在上市之初,股价比较高的阶段,或在2011年欧菲光出现亏损时股价一路下跌阶段,均很难获得盈利。
而在欧菲光这只股票上获益颇丰的仅有景顺长城旗下三只基金: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景顺成长鼎益股票,以及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
景顺长城系三只基金均于2012年第一季度进入,此时,欧菲光股价正处于上市以来的低谷期,之后,随着业绩的一路暴涨,其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也一路飞涨,从1月1日的17.79元,涨至三季度末的36.07元。
截至三季度末,景顺长城系三只基金仍持有欧菲光,分别位列第1、第4和第5位无限售条件股东。
然而,如果触摸式电容屏产能面临过剩的话,在高位进入欧菲光的机构或将成为最后一个接盘者,而吞噬遭爆炒的恶果,而获利没有落袋而安的机构或许也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硬屏市场发力 股价今年以来涨幅108%
事实上,备受机构追捧的欧菲光,并非是电容式触摸屏行业的“霸主”。
曾有“国内电容屏三杰”之称的莱宝高科、长信科技(SZ.300088)和南玻A(SZ.000012),以及超声电子等均在大幅扩张其触摸屏电容屏产能。
“欧菲光在这个领域并没有什么能够垄断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硬屏大家都能做,你看一下这两年上马的新产能就清楚了。”一位同样从事电容式触摸屏生产的企业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网。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欧菲光之所以广受资金吹捧,主要是因为其率先完成了产能切换,尝到了硬屏市场发力的甜头。
随着近几年Iphone和Ipad的持续热卖,新移动终端创新带动了相关零部件的快速发展。其中LCD显示屏、触控屏模组、内存和等组件都得到快速增长的机会。而登陆中小板的欧菲光,其主营业务正是触摸屏、光纤头镀膜、滤光片及镜座组件制造等。
在2011年全球触摸屏产业大规模应用的井喷年,数据显示,触摸面板的整体市场在2011年达到了12亿片,金额超过130亿美元,同时,美国DisplaySearch预测在2015年之前,还将以平均43%的速度增长。然而,欧菲光的净利润反而出现了下降,甚至公司净利润一度出现亏损。
“主要因为欧菲光在2011年将主营业务向电容6式触摸屏转换。电阻触摸屏通俗来说是软屏,多用于Windows Mobile系统手机,而电容触摸屏则是硬屏,Iphone和G1等机器都是采用硬屏。”一位券商研究员告诉21世纪网。
进入2012年,已经完成产品转换的欧菲光,主营业务产品盈利能力开始提高,一季度末,欧菲光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1.85万元,同比增长252.46%。
到了第二季度末,欧菲光业绩继续暴涨,上半年营收为12.87亿元,其中仅电容触摸屏的主营收就超过了10亿元,同比增长17617.14%。欧菲光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594.4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4.16%。
第三季度,欧菲光业绩再次暴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高达1.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1.76%。
至此,多达88家机构对欧菲光进行了评级,其中国泰君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魏兴耘认为“欧菲光业绩超预期,产能快速提升,基于4季度订单状况及非经常性损益考虑,再次上调公司盈利预期。”
“欧菲光的业绩爆发说白了就是踩准了时点,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随着行业内其他龙头企业产能的陆续上马,这么高的毛利率肯定是难以为继的,到时候大家就会发现这样惊人的增长只是昙花一现。”前述业内人士坦言。
竞争对手募集亿元比拼 难逃产能过剩
这样的担忧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实际上,早在2011年,莱宝高科的董事长臧卫东就公开表示了,在未来的市场上“主流触摸屏产能面临过剩”的可能。
据了解,莱宝高科、长信科技(SZ.300088)和南玻A(SZ.000012)并称为“国内电容屏三杰”,三家公司均在2011年时便表示将扩充产能。
仅以莱宝高科为例,2011年第一季报的“在建工程”中,增加了3079.37万元,报告称主要系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产能扩充项目待安装备增加所致。
一年之后的2012年,莱宝高科还进行了定向增发,其募集的不超过17亿元资金中,拟将其中14.5亿元投入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项目,其中,小尺寸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项目拟投资6.7亿元;中尺寸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项目拟投资7.8亿元。
上述项目建成后,其将风别新增3300万块小尺寸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以3.5英寸计),和1100万块中尺寸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以10英寸计)。
与此同时,长信科技也利用超募的5.2亿元资金扩充其触摸式电容屏的产能。其中,3.3亿元投资年产2000万片小尺寸触摸屏项目,1.9亿元投资于年产500万片中大尺寸触摸屏项目。
除此之外,和莱宝高科、长信科技一样具备ITO导电玻璃生产能力(电容屏关键原材料)的南玻也在不断布局增产计划。电容屏产业中的超声电子(SZ.000823)也在加紧产能扩充,2010年,超声电子进行电容式触摸屏技改项目,每年新增4.5万平方米电容式触摸屏生产能力。
“随着产能的逐渐增大,触摸屏产品的竞争也随之加大,这将会降低行业的综合毛利率。”一位研究员分析指出。
而事实也果然如此,莱宝高科曾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就提到其毛利率已进一步降低。
“受触摸屏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主要客户业务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并加大自制比例、释放产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触摸屏产品销量及价格呈较大幅度下降,致使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水平进一步降低。”莱宝高科称。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冲击对于欧菲光而言,“只是时间问题”,其坦言,这或许正是机构选择快进快出的原因。尽管快进快出能带来足够的安全,但却也有机构因此错失高额收益。
PE大佬掺和挣钱 错失4.4亿元
早在欧菲光上市之前,便潜伏在前五大股东中的创新资本和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同创伟业),就因过早减持而错过了到手的“三倍股”。
同开资料显示,欧菲光上市之前,创新资本持有1059.98万股,占欧菲光发行前总股本的14.72%,为欧菲光的第三大股东。
与此同时,同创伟业持有674.56万股,占欧菲光发行前总股本的9.37%,为欧菲光的第五大股东。
欧菲光上市之后,曾于2011年4月进行10转增10的股本分红,该计划实施之后,创新资本和同创伟业持股数量分别增至2119.96万股和1349.12万股。
不幸的是,上述两家PE大佬均在解禁后,不断减持所持欧菲光股份。
首先是同创伟业,在欧菲光10转增10的股本分红实施之后,持有股数增值1349.12万股。同创伟业在2011年下半年减持596.42万股;之后在2012年第一季度再度减持645.25万股,至此,同创伟业仅持有107.45万股欧菲光。
与此同时,创新资本也连续减持。
持有股份解禁之后,创新资本在2011年下半年减持555.51万股;随后,在2012年的前三季度分别减持492.72万股、351.35万股以及150.99万股。
截至三季度末,创新资本仅持有欧菲光569.4万股,而同创伟业已经消失在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的行列。
对应上述减持区间,欧菲光的成交均价分别为:22.23元、20.64元、25.71元以及32.50元。如果按照上述成交均价计算,同创伟业和创新资本通过减持分别获得2.66亿元和3.64亿元的真金白银。
假如之后创新资本和同创伟业均未继续减持,按照16日欧菲光38.3元的收盘价计算,创新资本和同创伟业持有569.4万股和107.45万股,对应的市值分别为2.18亿元和0.41亿元。
然而,如果创新资本和同创伟业持有的股份没有减持的话,截至11月16日收盘,欧菲光报收38.30元,创新资本持有的欧菲光股份市值将高达8.12亿元,同创伟业的持有市值将为5.17亿元。
这就意味着,创新资本和同创伟业因过早减持欧菲光,潜伏多年则分别“少赚”2.3亿元和2.1亿元,累计达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