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入协会 / 会员单位要闻

【CVCF嘉宾观点】郑伟鹤--同创伟业创始人、董事长

2017.07.20 11:57

2017(第十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

CVCF嘉宾观点

640.webp (2).jpg

2017(第十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现场

各位同志们早上好,很高兴参加第十九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应该说这个论坛通常在深圳做的,我跟这个论坛跟得很久,中国风险投资论坛是民建主办的论坛,政治局委员到位了,副国级领导到位了,这种活动还是不多的,很荣幸今天在这里谈谈智慧退出之道。

640.webp (3).jpg

同创伟业创始人、董事长郑伟鹤

其实刚才张董说了退出难,大家知道募投管退,其实没有一个不难的,包括昨天陈昌智副委员长说IPO常态化,我们做PEVC肯定支持刘主席IPO常态化,所以这块来讲是退出最大的保证。但什么是智慧退出呢,这是挺复杂的一件事。在我看来,现在中国最牛的两个公司都有过资本的介入,一个是腾讯,一个是阿里。IDG投资了腾讯,阿里的话,最早投资人是高盛,我觉得投资难就难在退出的机会不好把握。

但是在我看的话,没有一个绝对的退出之道。巴菲特投资的话,他说最好的项目不是退出,是长期持有,对好公司来讲,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巴菲特做到80岁、90岁,自己还不退出,自己还在干。我觉得对我们来讲,除了做基金投资之外,还在做其它方面的投资。最好的投资实际上就是不退出,包括能投到了阿里、腾讯,这是最高境界。

前两天,国内有一家著名的外资的PEVC跟我聊天,他说郑总,我们着急,焦虑,因为美国市场退出难,你这同创伟业,五月份一下子上市了3家,过会了6家,用我们话讲就是六连发,我们一年只能整这一两个项目。这块来讲,在我看来,当然有不同的退出时点,比方说2014年退出最好的是美国市场,类似于像阿里,还有很多家并购上市都在美国退出了。未来几年,我觉得国内资本市场确确实实应当是好的时机。而且在我看来,差不多七年一个周期,如果从创业板开板来讲,09年开板,2011年是一个大年,16年、17年我们希望刘主席的IPO常态化能够真正地解决退出的难点。

将来A股市场,原来尚福林主席在05、06年解决了股权分置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历史性的贡献。我觉得刘主席如果能把IPO常态化坚持个两到三年,那就是巨大的贡献,坚持就是胜利,如果能够坚持三年,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奇观了。要求不要太高,他现在从十几家调到四家每周IPO,现在恢复到了六到八家,我觉得六到八家挺好,在IPO方面,这可能是一个特别好的退出之道。

640.webp (4).jpg

同创伟业创始人、董事长郑伟鹤

昨天晚上,港交所的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发一个香港联交所创新板的征询意见稿,香港市场比较火,包括前两天香港的顾问说,我们香港交易所最大的失误就是让阿里去到美国上市。类似这样的情况,希望中国的优秀企业能在A股市场、港股市场退出。

我觉得未来的退出,三五年内,政策性的问题不是核心问题,在我看来,有三五年的时间能解决,关键是咱们投到什么样的企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这是第二点,关于IPO退出。第一点讲的是不退出,第二点讲的是IPO,第三点是重组并购。

前两天人民经济大学的经济学家吴晓求提出了,你不能只提IPO退出,还要谈并购退出。在海外市场,并购退出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退出渠道。我们很多企业愿意并购退出,我们在做并购退出的案例里面,通过并购上市也有15家以上,我觉得这个也非常好,其实IPO退出不一定适合每个企业。我有一个企业做触控屏的,他就是想单独IPO,原来14年、15年有很多企业想要并购它,没抓住并购的机会,现在负载累累。所以实际上,一定要独立IPO的话,其实不一定适合每个公司,包括今年IPO政策这样,我下面也有企业的董事长,他也愿意选择并购给上市公司,所以这块来讲的话,大家不要认为并购退出就是一个不好的事,我们也有十多倍回报的这种项目。

第四个我想说一下新三板,其实新三板不能叫退出,但是我认为它也是退出智慧的一步,在中国现有的市场中,有些企业确实不规范,老板东一榔头西一棒头的,不如让他们上新三板。新三板我觉得中国证监会把它推出来也有他的道理,很多企业在那里经过一轮规范、经过一轮完善,券商、律师、会计师帮他把把脉,包括新的投资的加入,对企业来讲,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是第四点。

第五点其实还有很多,我们常规的退出手段中,类似于转让,把握机会,尤其是做VC的时候,天使进去,B能出来,A能进去,C能出来,我们也干过几个这样的事。因为有些基金,你的投资不一样,你的要求不一样,你目标不要定得太高。IDG都把腾讯十几二十倍地卖掉了,这不亏了。 我觉得投资赚到钱就行了,咱们目标不要定得太高,比比IDG,咋们A能进去,C能出来也挺好,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守住当然更好,但是有些东西,我觉得换换手也挺好。

还有一个并购退出之道是回购,我觉得大家在投资的时候,如果能签回购一定要签回购,因为我做律师出身的,一定要把回购的机会把握住,你有回购条款,我们执行的概率大概有百分之六七成,中国企业家还是很有信用的,我们给中国企业家的信用来点掌声好不好,要鼓励他们。    

还有一个就是打官司,有回购条款打官司、诉讼啊,一般情况下不这么解决。因为我们也知道企业家到最后还不了钱又跟你签了回购条款,很多企业家我很同情他们,很卖力,很努力,所以这个是下下策,我觉得这个是可以探讨的,但是不建议。我觉得现在中国的退出市场,在刘主席、习大大的关心下确确实实非常好,对未来的前景,包括港股市场,我觉得大家可以抓住机会,把握好退出之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