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入协会 / 会员单位要闻

海兰信年中复盘会启动,聚焦主航道,跨越发展新时期

2018.08.02 15:25

7月29日,2018年海兰信集团年中复盘会议在日本大阪召开,集团领导、事业部核心班子以及海外团队成员代表出席了会议。日本是世界造船大国,也是拥有百年海洋底蕴的岛国,很多具有优秀海洋基因的公司在此设立。本次年中复盘会,集团管理层将参观日本涉海仪器设备厂家,开拓视野、兼容并蓄。

集团董事长申万秋先生对公司未来三年“131”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度解读:持续聚焦主业,以清晰战略为指引,坚决在主航道上突破。

一、 明确公司主航道,践行公司战略体系

1. 一个国家战略引领

公司所从事的事业符合国家政策,处于政策推动的风口,包括国家海洋强国、军民融合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智能制造2025规划》等。

2. 三个支柱业务

公司未来三年将围绕三个核心业务进行拓展:即以智能船为核心的智能航海业务,这既包括相关的智能化产品、智能船总体解决方案提供以及智能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等;以参与建设的雷达网为切入点的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业务,该业务的核心是为客户提供基于数据的运营服务,并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拓展数据源,形成海洋数据综合采集与服务能力;以海底网等为代表的海洋仪器装备及重大项目,也包括相关的海洋传感器、无人观测系统等。

3. 一个支撑平台

鉴于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很大程度上涉及国家战略,涉及军民融合领域,为此,公司将强化军工能力,运用资本手段与行业央企尤其是军工央企建立结构性合作,强化业务协同。

 

基于“131”战略,公司形成了差异化能力体系:

1)聚焦于海洋智能领域,通过向客户提供智能化以及数据采集、传输类装备及系统,积累数据云存储能力及分析挖掘能力;

2)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基于信息的智能化服务产品,形成可复制的智能信息服务商业模式;

3)注重客户体验,关注客户持续满意,引导并挖掘客户需求,成为客户长期战略伙伴。

以三驱动发展战略为支撑,快速构建海洋智能领域产业生态,并成为生态圈核心。

 

二、 围绕主航道,实现业务突破

1. 以智能船公司为龙头,引领智能航海业务

产业规模:智能船面对的产业规模足够大,包括商船、军船、公务船、渔船等;

产业前景:智能化会给该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且是国家关注、长周期的产业;

我们的优势:18年的积累,无论在技术、客户、品牌、团队等方面,都在国内乃至全球建立了领先优势;

我们的核心思路:设立智能船公司,为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带动公司智能航海业务总体提升。

2. 以参与建设的雷达网为牵引,推进海洋信息服务产业

产业规模:To G、To B到To C,最核心的客户还是To G,包括军、警以及国家、地方涉海部门, 服务收入总体容量不低于5亿元;

产业前景: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前景毋庸置疑;

我们的优势:强强联合,独家唯一,优势明显;

我们的核心思路:以参与建设的雷达网嵌入到国家军民融合、智慧海洋大战略中,在此基础上,在网络覆盖范围、信息源/传感器、客户三个纬度上拓展深耕。

3. 以海洋重大项目为切入点,推进海洋重大仪器装备产业

搞海洋要有“重器”——海底网、深海重大装备;

搞海洋要参与国家核心项目——全球立体观测网、xxx等;参与地方政府的智慧海洋项目;

以市场为驱动,建立公司海洋信息产业基地(海南),逐步实现海洋仪器国产化、海洋无人装备产业化、以及海洋重大装备落地。

 

为了实现主航道战略目标,公司仍需做好几点突破:

1) 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业务互通、融合

未来的竞争,单纯在产品层面的竞争一定是低层次的,必须认识到技术的发展趋势,即以云服务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为客户长期提供价值的人工智能技术是竞争的制高点。

为此,公司要下决心在这方面投入,有优秀的队伍,有合理的布局,在现有研发体系的基础上,加速构建公司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完成武汉研发基地建设。

2) 以混合所有制平台为支撑,进一步巩固差异化优势

公司的业务重要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军民融合之路,必须与军工央企深度合作。

3) 以区域总部为示范,加速战略实施

智能船及研发中心的区域转移,大跨步实施公司研发战略;

通过海洋区域总部,建立区域示范项目,快速复制。

 

最后,申总围绕公司战略规划的内涵主旨与经营层碰撞交流、达成共识,并强调指出:奋斗者与奋斗精神在今天尤为可贵,惟有真正的奋斗者,才能在公司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带领团队迎接挑战。他要求海兰信核心班子的每一个奋斗者,都要切实承担重任,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带好队伍。海兰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内心强大,坚韧不拔,砥砺前行,围绕主航道加速。因为大海与爱,集团将继续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