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春光里·豹变2018产投家峰会”上,面对在场500多位创业者、投资人,泰哥分享了主题为《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走向》的演讲。以下是经整理编辑的现场内容,欢迎阅读!
我在资本市场工作了20年,做资本市场必须研究宏观趋势,必须抬头看路,不然就得撞墙。
所以对宏观的专注、对数据的专注,包括对各种政治因素的考量和跟踪是必须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些理解。
1.宏观经济形势
最近这一年,大家感受到了很多压力。我也觉得像铁幕一样罩着喘不过气来,这也是我从业20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譬如我们谈起对经济影响很大的中美关系。
中美贸易争端前途未卜,大家压力很大,也是大家都感受到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但我的结论是:危就是机。这个时候大家需要胆子更大一点,更积极地去布局、去寻找有利因素。
我自己有一个看法,就像开车需要定期维修,不维修各种小毛病会让车在半路熄火。
中国经济过去40年,几乎每10年都有一次维修,每次维修都会重新发动,后面10年就发展得很好:
第一次大修,1978-1982年,邓小平上台;
第二次大修,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股票市场在1992年之后,开始有科班出身的人入场,今天为止仍然是这批人,都在中国证券业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第三次大修,2002年,中国加入WTO,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我说两组数据:
❶ 2001年的时候,中国的贸易总量是5100亿美元,今天是多少呢?今天是5万亿美元,增长10倍;
❷ 2001年,中国GDP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0.53%,今天是34%。数字非常惊人。
2002年以来中国真正要重新崛起,股市真正的全流通是2005年开始起步的,楼市真正有房地产的概念是2001年以后。
最后一次大修,就是十八大到十九大,现在的情况显而易见,确实是一个不一般的节点、不一般的重启。
左边这个图,说明美国人和俄罗斯人为什么怕中国?我们这个大体量的国家发展速度太快了。
但是你看右边两个图,触目惊心:二季度美国的GDP增长是5.3%,几乎历史最高、最好的时刻。特朗普认为,他能达到8%-9%,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法国巴黎银行对中美贸易战三种结果的预测,它认为大概率事件是2019年会有一个说法,但我觉得未必这么乐观。
这是刚才我说的那个数,左边是我们2001年和2017年整个贸易总额的比较,还有我们对世界经济贡献的比较。
1998年,中国税收是7000、8000亿,今年上半年10万亿。
那个时候我们GDP的贡献才百分之零点几,对世界经济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现在,绝对不是一个地位。
当然,我们关心中美贸易战的结果会怎么样?
还记得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腾飞,日本人说美国第五大道全是日本企业,日本叫嚣说要买下美国。
日本人造汽车、造电器,钱包满满的,结果呢?
美国把钱包偷走了。
当然,这里还有几个变量存在:
❶ 日本的经济从来不独立;
❷ 日本的总量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今天我们的总量是美国的三分之二;
❸ 我们庞大的消费能力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我们股市、楼市跟美国股市、楼市的对比图,对应的结果是,我们的经济体远没有美国健康。
我们今天不仅总量小、科技差,而且我们整个机体的健康程度远远低于美国。
我做股票做了20多年,从2007年到今天,股市一直往下走,而中国的经济不是一直往下走的,这种写照是完全不对应的。
有一个节点,很多人可能忽略了:
8月3日,日本股市的市值再次超越中国,成为第二大股市。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东西。股市的市值总量是跟国家经济总量相对应的,所以华尔街必须在美国。
国内经济面临的困境和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很清楚。三架马车,不管是投资、进出口,还是消费,都可以看到这个曲线都非常明显,都是往下走的。
最近有一个讨论:
是要大基建还是要大减税?
上个礼拜国家发改委开足马力重新审批大量高铁、高速公路的项目。
大家知道京广线以西,从投资收益率来讲,是不赚钱的。原来是黄河以北、京广线以西,现在是京广线以西、长江以北。
为什么是长江以北?今年上半年,90%的上市公司在长江以南。
上市公司数量从来是区域经济最重要的风向标。
今年上半年,90%的股票上市公司产生在长江以南;所以在黄河以北、京广线以西开通大基建项目,会不会有未来?
另外一个就是大减税,货币宽松效应逐渐减弱,对经济的推动逐渐减弱,这个就不多讲了。
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78%给了国企,17%给了民企。
但是我想插一句话。今天,中国老百姓个人负债是全世界最高之一,几乎你买一套房子全都成了房奴,今天我们的个人负债比较高,所以这个事情也比较糟糕。
说点正能量的事,今年上半年每天注册企业数量1.8万家。
对一个家庭来说,生了孩子,是添人添财;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新的经济体就是希望、未来。
我经常说,创业是中国经济的红利,这个词并不是拍马屁。
因为创业意味着新企业的诞生。你发现只有中国和美国有创业的氛围,只要有新企业出现,必然有一种正能量的潮流。
这个不展开说了,我只解读第一点:AI技术民主化,什么意思?
右边这个图我认为特别正能量,就是2013-2017年这5年间,我们整个科技领域的投资翻了600倍。
2013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7年这么大的增长,如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大家想想意味着什么?所以这个数字非常正能量。
人群变化。90后和00后加起来有3.2亿人,这个数字也非常可怕。
欧洲有多少人口?美国有多少人口?他们的消费习惯是很不一样的。
这里面四线城市、五线城市,是真的可以挖掘的未来,包括投资人、包括创业的切入点。
譬如《战狼》的票房、拼多多的用户、股市的韭菜,这是很值得反思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爆发力是最强的。
2.资本市场走势
讲讲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我做了20多年,做了那么多IPO和并购,我觉得基本的东西没变化,还是蛮可悲的。
第一点,我们的审核体系、审核的机制、审核的出发点没有变化,这个其实很可悲。
所有审核的唯一出发点是什么?免责。这个思维,28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点,刚才一张表,中国股市2008年到现在,尤其最近这两个月突破了3000点,这个突破我认为是很糟糕的事情。
基本上尸横遍野,没有一个板块今年上半年挣收益,几乎所有股票都被质押,只有98个股票没被质押。
但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一个很聪明的做法是,政府要求营业部、证券公司不能强制平仓,一旦平就会导致很多负面作用。
因为股市从来不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危。
今天创业者会发现,投资人都没钱,70%、80%的基金是没钱的。今年一个项目要3个亿估值,可能相当于2016年的10个亿。
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不要纠结,不要怀念过去,没有用。
为什么?你不管跟我说VC还是PE还是什么阶段,按照商业规律,不管什么阶段,最终要有利润、要有盈利。这个大家要注意,整个价值中枢严重往下降。
但是你发现科技类的企业,像微软、苹果和谷歌,还是有不少涨幅,就是说在市场环境差的时候,还是需要硬货,技术就是硬货。
就像我刚才的观点,国家资本市场的总量跟经济总量是对应的,所以美国有最强大的资本市场。
区域也一样,每个省、每个地市的上市公司的数量与经济总量也是吻合的。
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一个企业上市,意味着可以把这个地区以外的钱拿到本地区来用。比如山东一个企业上市,融了50亿,可能49亿是山东以外的钱。
所以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对这个区域的推动是非常大的。
这个是有点吹牛,这个行业自我满足的一个数据。这是今年上半年,我们投资行业现状,这个数据很多中介都在说,很多机构都缺钱。
我们记住这句话就够了,做事要更有力,我的逻辑是,大家要更加有劲地往前走。
危就是机,是出手的时机,但是出手要注意节奏。
总而言之,希望有机会大家多合作,也祝愿春光里、豹变IP做得越来越好,谢谢!